值此新春佳节之际,中国重机上达岱水电站项目建设现场再传喜讯。1月26日,中国重机承建的柬埔寨上达岱水电站首台机组座环蜗壳顺利吊装就位,完成2025年首个重大节点目标,标志着该项目电站机电设备预埋件安装进入高峰期。
为进一步缩短电站建设直线工期,上达岱水电组织设计、监理、生产厂、安装单位进行充分讨论,调整安装工序,将原在机坑内进行座环蜗壳拼装、焊接的工序调整至在安装间进行,最终使机组安装直线工期减少35天。
上达岱机组座环蜗壳最大直径约11.56米,高度约3.2米,总重约64吨。座环蜗壳是机电安装过程中吊装尺寸最大的部件,是水电站机组通流的关键设备,承担着引导水流均匀分布流入转轮室,带动水轮机转动,将势能转换为机械能的重要任务。座环蜗壳起吊前,上达岱水电在现场组织开展安全技术交底和吊装操控过程说明,确保所有参与吊装人员熟悉作业内容和作业要求;吊装过程中,与监理一起在现场旁站监督,严格按照既定方案和相关技术要求进行吊装。座环蜗壳的吊装就位,为上达岱电站首台机组按期发电提供了有力保障。
来源:中国重机
据了解,上达岱水电站首台机组座环蜗壳的成功吊装,是中国重机在海外项目建设中的重要突破,体现了中国企业在国际水电领域的技术实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上达岱水电站机组座环蜗壳座环最大直径约11.56米,高度约3.2米,总重约64吨,如此大的体积和重量对吊装设备的选型和操作精度提出了较高要求。座环蜗壳是水电站机组通流的关键设备,其安装精度直接影响水流的均匀分布和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在吊装过程中,需要确保蜗壳的精确就位,焊接质量要求极高,焊缝一次成型合格率达到100%。
为了优化建设工期,项目团队将座环蜗壳的拼装焊接工序从机坑调整至安装间进行。这一调整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增加了施工组织和协调的复杂性。通过优化安装工序,将座环蜗壳拼装焊接从机坑转移到安装间,不仅缩短了35天的建设工期,还提升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同时施工方案和严格的安全技术管理,项目团队成功完成了吊装任务,为电站的按期发电提供了有力保障,展现了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的显著成效。
在吊装前,项目部组织了安全技术交底和吊装操控过程说明,确保所有参与人员熟悉作业内容和要求,吊装过程中,监理和项目团队在现场旁站监督,严格按照既定方案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上达岱水电站首台机组座环蜗壳的成功吊装为电站按期发电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彰显了中国企业在国际水电市场的竞争力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