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世界最高抽蓄电站大坝--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

发布时间:2024-10-21来源:中国电力报

江苏,跨江滨海,交通纵横,是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江苏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现代化建设进程持续深入推进,对电网安全性、灵活性、清洁性提出了更高要求。9月23日,一举创下世界最高抽水蓄能电站大坝、世界最高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世界规模最大库盆填筑工程纪录,有着“三最”电站之称的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以下简称“句容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江苏电网调峰、调频与新能源消纳能力再获大幅提升。


上水库建设“平地起高楼”


金秋时节,广袤的苏南大地虽然已褪去了酷暑的炎热,但在开阔的仑山湖畔,句容电站的建设现场依旧火热。该电站1号机组高速旋转发出的绿色电力,通过一条条线路,传向远方。与此同时,2~6号机组的安装调试工作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被称为“三最”抽水蓄能电站的句容电站,为什么会有这“三最”?“抽水蓄能电站运行需要存在一定高度差的上、下水库,而江苏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省份,平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7%。要想在地势平坦的江苏建设抽水蓄能电站,需要我们‘平地起高楼’堆出一座上水库。”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句容公司”)工程部副主任段玉昌解释道。


句容电站上水库库盆、大坝的土石方填筑总量是一般抽水蓄能电站的6倍,达到近3000万立方米。据段玉昌介绍,填筑高峰期,在相当于大约94个标准足球场大小、上下落差近300米的场地内,有超过300台(套)挖掘机、推土机、破碎机、振动碾等施工机械进行开挖与填筑,每日运输土石方超过3000车次。


句容电站上水库填筑料源主要来自于上水库库盆库岸,料场每次爆破后,句容公司协同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成立四方料源管理小组,对料源进行分类鉴定后运往上水库不同部位进行填筑,同时,数字化大坝碾压实时监测系统、快速检测等多项技术的应用,保证了上水库的填筑质量。


地下厂房开挖先戴“防水斗笠”


如果用两个词来概括句容电站的地质条件,就是“碎”和“空”。


这样的地质条件,显然对需要进行大量地下洞室开挖的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并不友好,那么,句容电站又是如何应对挑战的呢?


在句容公司工程部水工管理梁睿斌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位于上下水库之间山体内的地下厂房。“句容电站地下厂房有两个比较大的难点,一个是岩溶发育,厂房开挖中,在距离厂房上游边墙3~7米范围内,遇到5个隐伏溶洞,洞径长达3~11米。另一个是地下水非常丰富,尤其是暴雨之后涌水量很大。”据梁睿斌介绍道,高峰时洞室内涌水量达到了1260立方米/小时,给厂房的施工期安全、永久运行安全都带来较大威胁。


在开挖过程中,句容电站总结形成了“先行防渗、超前排水”等围岩变形综合控制技术。电站提前应用孔内电视成像、地震波CT等多种探测手段探明隐伏溶洞的分布并进行精确“排雷”处理,在地下厂房开挖前完成厂房顶拱帷幕灌浆为厂房整体戴上“防水斗笠”,为开挖创造有利环境。


针对开挖揭露的闪长玢岩易破碎等问题,句容电站构建全方位支护体系,建设者们用1000余根预应力锚索、6600余根预应力锚杆、25000余根水泥砂浆锚杆、230余吨钢拱肋,在山腹中构筑起一座坚固的地下宫殿。截至今年8月,厂房顶拱最大变形6.29毫米,边墙最大变形27.19毫米,变形控制在同类地质条件工程中处于领先水平。


赋能乡村振兴助力“经济红”


句容市边城镇佴池村是句容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集村,距离句容电站只有不到10分钟车程。2022年,在句容公司的帮扶下,佴池村建设了85亩的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开展有机水稻种植、稻鳖综合种养、果蔬种植采摘、垂钓等。


最近几日,佴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良时不时就要到特色农业种植基地里看一看。“我们村集体一年的收入大约100万元,去年农业基地就收了大约20万元。电站帮助我们一个叫仇家边的自然村修建了户户通水泥路,为105户村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张良说。


建好一座电站、改善一片环境、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句容公司与电站周边3个村子开展了文明结对共建,帮助共建村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经综合评估,句容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将拉动GDP增长164.27亿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句容电站的建成投运,还将为江苏电网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灵活高效、绿色清洁的电力保障。句容电站地处江苏省负荷中心,安装6台22.5万千瓦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35万千瓦。电站投运后可有效缓解地区负荷增长较快、电网供电压力大等问题,为江苏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动力。


版权所有:2024水电智能运维及人工智能大会暨智慧抽水蓄能电站大会